首页  | 养殖技术   | 专家系统   | 市场商情   | 信息咨询  | 渔业环保  | 观赏鱼   | 专家在线   | 鲟鱼专栏   | 罗非鱼专栏
    资源现状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概 述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种类及分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形态特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鲟鱼内部结构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品种生物学介绍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简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鱼养殖方式介绍         
  不同品种的养殖方式介绍 
 鲟鱼养殖用水指标       
 人工繁殖的介绍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管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水体档案建立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日常管理与检测        
   水体档案查询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养殖管理与技术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技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苗种培育技术          
  成鱼养殖技术          
  投饲技术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计划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确定养殖品种和方式     
  确定投资规模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确定养殖规模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投饲管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鲟鱼饲料的营养物质     
  鲟鱼饲料的种类         
  投饲量计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投饲技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鲟鱼专栏> 养殖管理 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返回首页

日常管理

流水培育:
每天测量水中溶氧,若溶氧低于6毫克/升,加大水流量;但也不宜太大,以免鱼苗顶流过分消耗体力。
鱼苗从开口到1个月内,每2--3小时投喂1次。以后逐渐减少投喂次数。
每次投喂前捞取剩料和残饵。
投喂1周后鱼苗生长差异显著,挑出弱小的苗另放,使养殖规格尽量整齐,防止自残。

工厂化循环水:
饲料的投喂。鱼苗孵出后8--9天左右(18--20℃)开始喂食,每2小时左右投喂1次配合饲料,鱼种长到1.5克(5厘米左右)用自动投饵器投喂,每天打2次料,调节投饵器使每次投喂时间持续3小时左右。长到20克左右的鱼种就可以用鱼动式投饵器投喂。
水中溶氧、水温在电子控制板可以显示,将其设置在适宜范围内,若超出设定范围(包括各鱼池的水位),自动报警器就会响,提醒技术人员采取相应措施。每天测试1次三氮含量,根据氨氮等指标的大小,调整放养密度。
培育鱼苗时,因水流小,剩料不能完全冲走,所以要及时将死鱼及剩料捞出,做好记录,根据剩料情况及时调整饲料投喂量。
鱼种培育时,剩料随水流冲入回水管,进入鼓式过滤器滤出,经过生物处理塔去除氨氮等水中有害物质,再通过紫外线杀菌灯照射后循环使用。
随着鱼体的生长,及时分选培育,定期对苗种打样,调整放养密度。

静水培育:
静水培育时水质易浑浊,特别是在水温较高,投饵量大时尤甚。因而培育过程中应加强水质监测,并通过增加充气量及换水次数和换水量来保持较好的水质,维持较高的溶氧水平。同时,应及时清除池底污物,每次投喂后用虹吸法及时清理残饵剩料,尤其是气石周围,以免败坏水质。
每天监测水中氨氮,接近水质标准的临界值时及时换水,避免造成鱼苗大量死亡。

网箱育种:
  网箱育种较室内培育节省了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,不用吸污、换水、人工增氧等工作。每2周测1次生长情况,调整密度及投饵量。


联系我们

重要声明“本系统目前仅用于测试和交流,系统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及推测结论仅供用户参考,请用户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谨慎决策,后果自负。系统所有者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或提供任何保证。”

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Tel:(+010)67586268 67586099
Copyright©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.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