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 | 养殖技术   | 专家系统   | 市场商情   | 信息咨询  | 渔业环保  | 观赏鱼   | 专家在线   | 鲟鱼专栏   | 罗非鱼专栏
    资源现状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概 述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种类及分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形态特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鲟鱼内部结构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品种生物学介绍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简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鱼养殖方式介绍         
  不同品种的养殖方式介绍 
 鲟鱼养殖用水指标       
 人工繁殖的介绍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管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水体档案建立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日常管理与检测        
   水体档案查询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养殖管理与技术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技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苗种培育技术          
  成鱼养殖技术          
  投饲技术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养殖计划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确定养殖品种和方式     
  确定投资规模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确定养殖规模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投饲管理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鲟鱼饲料的营养物质     
  鲟鱼饲料的种类         
  投饲量计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投饲技术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鲟鱼专栏> 养殖管理 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返回首页

池塘养殖

越冬:
  在北方地区存在鲟鱼的越冬问题,很多养殖户都担心鲟鱼的池塘越冬。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,我们认为只要方法得当,北方鲟鱼能够安全越冬。
  1、清塘 对于专用越冬鲟鱼的池塘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生石灰清塘。
  2、并塘 并塘时操作要轻,尽量不要使鱼受伤,入池前用2%食盐水浸泡消毒5分钟。
  3、强化培育 冬季水温低,鱼类的免疫力下降,加上长期得不到食物,会逐渐消瘦,并容易感染各种细菌。因此,在结冰前一个月,应强化培育,并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,增强鱼的体质和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。在结冰前只要水温不低于5℃都应该坚持投喂。
  4、鱼病检查 结冰以后很难进行鱼病的检查,为防止鱼带病越冬,在封冰前半个月进行鱼病的检查和治疗。
  5、注满越冬池水 在鱼入越冬池前,把池水一次性注满,使越冬池保持高水位,一般水深2米。
  6、施肥培育浮游植物 鱼池鱼种在越冬封水前10--15天,先施用已发酵好的有机肥料,如牛、羊、猪、鸡等的粪肥,每666.7平方米用量100--150千克,全池均匀泼洒。
  7、杀死池水中耗氧因子 在鱼池鱼种越冬封水前的3--5天,用90%的晶体敌百虫(用量为0.5克/立方米),兑水溶化后全池泼洒,将鱼池中的各类大型浮游动物、水蜈蚣及其他敌害等全部杀掉。以减少鱼池在越冬期间的耗氧因子,为浮游植物在水下进行光合作用增氧创造条件。
  8、施肥 封冰后定期施用无机肥料,如尿素、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,每666.7平方米用量尿素2千克,过磷酸钙2千克,单用磷酸二铵1.5千克。将化肥兑水溶化后从水眼注入或从注水口随注水时流进,也可将化肥用稀眼布袋吊在冰下,使其逐渐溶解。以补充越冬期间浮游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,从而产生足够的氧气。
  9、扫雪、破除乌冰 冰上积雪应及时清除,扫雪面积应占全池面积的80%以上。冰面积尘过多时也应及时扫掉。如果发现冰层内含各种杂质过多而造成冰层透光性下降,应及时将其破除。这样就能保证冰下有足够光照,有利于浮游植物的产氧。

渡夏:
  大多数鲟鱼种类的生存温度上限为30--34℃,超过这一温度界限,鲟鱼有生命的危险。在华南地区,盛夏高温期鱼塘水温往往超过30℃,因此,在这些地区养殖鲟鱼,就存在一个怎样安全渡夏的问题,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。
  ① 选择合适的放养时间,投放大规格鱼种,以缩短养殖周期。如在盛夏高温期过后才投放大规格鱼种,经过10个月的养殖,于第二年高温期到来之前起鱼上市,可避开高温期。
  ② 采用面积较大。较深的池塘养殖。池塘大水容量大,水环境稳定。一般夏季池底深处的水温要比上层水温低好多,使鲟鱼能安全渡夏。
  ③ 高温期加强水温监测,加大换水量,有条件的可采用微流水养殖,以降低池塘水温。
  ④ 在池塘上面搭遮光棚,减少阳光照射,避免水温大幅度上升。


联系我们

重要声明“本系统目前仅用于测试和交流,系统所提供的所有信息及推测结论仅供用户参考,请用户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谨慎决策,后果自负。系统所有者将不承担任何责任或提供任何保证。”

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版权所有 Tel:(+010)67586268 67586099
Copyright©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.All rights reserved